2019 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日程抢先知
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(CIFST)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(IUFoST)共同主办的“2019 年第十届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”即将于4月16—19日在北京召开。本次大会以“创新驱动食品安全与健康”为主题。作为全球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领域最具权威与高端的国际盛会之一——此次会议将深入探讨国际食品领域面临的新问题,探索中国食品工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发展之路,准确对应中国食品安全与产业健康转型的难点和焦点。现将会议日程在此分享,以飨读者。
2019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日程
大会报告(4月18日上午及4月19日下午)
大会报告Ⅰ(4月18日上午)
ICSU:在2030年议程范围内处理食品和卫生问题的综合研究战略
Gordon McBean (ICSU),国际科学理事会前主席
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的新挑战
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
创新驱动食品安全与健康
孙宝国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、北京工商大学校长
如何实现以科学为基础的有效的国家食品监管系统?
Masami Takeuchi, FAO亚太区食品安全官
大趋势推动亚洲健康食品创新
李永敬,杜邦营养与健康事业部亚太区总裁
企业家高峰对话
主题:创新驱动食品安全与健康
大会报告Ⅱ(4月19日下午)
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几个问题
陈君石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
Codex标准与中国标准之间的差异与对接
Tom Heilandt, Codex 秘书长
WHO:“同一个健康”给对全球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启示
Gerry Moy,原WHO官员
网络餐饮带来的食品安全与健康大数据时代
王三虎,饿了么副总裁兼首席食品安全官
关注食品安全以外的安全——安全食品的未来计划
V Prakash,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国际食品科学院主席
专题会议(4月18日下午)
专题1
主题:通过创新提升21世纪的食品体系管理(中英文)
开幕致辞:中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与亟待解决的议题
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(CIFST)
国际科技创新2030计划
Gordon Mcbean,国际科学理事会前主席
科技发展与颠覆创新: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与区块链
(待定TBC)
食品供应链的智慧管理
田明福,百胜中国食品安全官
可信供应商主体信息平台项目
黄亚东,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助理
中国优质肉禽:提高肉禽供应链的食品安全
李延斌,阿肯色大学生物工程资深教授,生物传感工程泰森捐赠首席教授
创新应对当下和未来的挑战——沃尔玛食品安全创新战略与实践
华智伟,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副主任
创客助力食品企业创新
Jelte Ansgar Wingender,中关村创业大街全球孵化业务部高级经理创业磨坊—中国主管
食品安全创新项目展示
1、从农场到家门全程冷链温度监控解决方案
2、高效隔热保温节能环保-低成本物流
专题2
主题:食品营养与健康论坛(Ⅰ)——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科学实践(中英文)
全球膳食结构与人类健康(待定)
Gerald Moy,原WHO官员
食品行业营养健康创新实践与评价体系
谭 斌,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
个性化营养的食品:科技进步的全新整合
孙东晓,新西兰食品科学院院士、广东省食品学会首席专家
儿童肥胖:创造健康未来面临的挑战
Mary Schmidl,IUFoST主席、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
2-岩藻糖基乳糖在婴儿营养中的研究进展
孙本风,菲仕兰创新中心高级技术经理
乳制品减糖研究进展与趋势
李 东,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所长
食品调味品开发之减盐方案创新
李 沛,安琪YE技术总监
题目:待定
李云川,乐斯福集团
专题3
主题: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生产过程中过敏原的监测和控制(中英文)
食品过敏及致敏原检测,是天方夜谭吗?
Andreas Hensel,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所长、教授
儿童食物过敏的流行及引起的风险
赵 京,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、教授
专题会议(4月18日下午)
专题3
正确验证食品过敏原方法,以实现一致性并符合法规要求
Samuel Gordfory,加拿大卫生部食品局前局长、加拿大拉瓦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系教授
中国食物过敏原管理:标识与检测
吴永宁,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、研究员
食品及特医食品过敏原检测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
Sigrid Haas-Lauterbach,德国食品法过敏原工作组专家、德国拜发集团食品和饲料安全检测事业部总经理
预包装食品致敏原检测方法评价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
高东微,广州海关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研究员
食品过敏原识别及控制
赵艳荣,雅培中国营养研发中心产品开发和创新总监
清洁在过敏源控制中的关键作用
陆有开,艺康集团大中华区食品饮料部食品安全副总监
专题4
主题:国际食品安全指标体系圆桌会议(特邀代表)(中英文)
亚太区食品安全指标介绍
Masami Takeuchi,FAO亚太区食品安全官
国家层面对食品安全的监测:食品安全晴雨表
Wendie Claeys,比利时联邦食品管理局-联邦食品链安全局风险评估参谋
试点项目:不丹
Yoenten Phuentshok,FAO One Health 初级专业官员
试点项目:菲律宾
John Gregory V. Aquino,菲律宾农业部渔农标准局高级科研专家
食品安全指标对中国的启示与影响
罗云波,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
澳大利亚食品安全监测情况介绍
Wendy Henderson,澳新食品标准局高级食品安全协调员
专题5
主题:国际棕榈油可持续发展论坛(中英文)
油脂与健康
陈君石,中国工程院院士,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
我国植物油标准现状与构成
王 君,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二室主任
实施可持续棕榈油生产实践—金光的案例
Anita Neville,金光农业资源公司,集团企业传播部高级副总裁
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及趋势
谷克仁,河南工业大学教授
棕榈油加工与使用过程风险因子成因与防控
王兴国,江南大学教授
题目:待定
小林和浩 日清食品控股株式会社全球食品安全研究所部长
专题会议(4月19日上午)
专题6
主题:提高中国食品工业检测标准的优先次序和机遇(中英文)
AOAC概述:历史/合作伙伴/服务/成员/机遇
David Schmidt,AOAC INTERNATIONAL常务董事
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际协作研究进展
庞国芳,中国工程院院士
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
我国食品行业检测技术面临的共性问题及对策
王 硕,南开大学教授、IUFoST执委
全球微生物学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概况(含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)
DeAnn L.Benesh,AOAC INTERNATIONAL前主席
陆苏飚,3M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
膳食纤维的种类及国内外检测方法
元晓梅,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
交流与讨论(中国食品行业检测方法共性问题研讨)
专题7
主题:食品营养与健康论坛(Ⅱ)——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与健康食品产业(中文)
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法规概况及进展
韩军花,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营养一室主任
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受理中的问题及建议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
临床营养研究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的启示
石汉平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
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科学生产实践
伊利
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液体食品的加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
刘 鹭,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研究员
日本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技术的探索
丘比
专题8
主题:“零售新时代”的食品安全智能管理(中文)
新零售时代下的食用农产品安全把控
陈金发,农业必威体育备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
专题会议(4月19日上午)
专题8
电子商务法》:规范解读与执法机制
李建伟,中国政法大学教授
跨境电商如何满足食品进口安全监管
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
适应新时代要求 创新便利店发展
董 超,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
便利店的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——经验分享
程 缅,便利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席、高级总监
创新驱动三只松鼠供应链升级
顾千辉,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
传统食品企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融合
姜军武,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
专题9
主题: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(中英文)
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介绍
郝明虹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预警交流和标准处处长
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安全标准中的风险预警框架
Wendy Henderson,澳新食品安全标准局高级食品安全官
食品安全快速预警和风险评估系统的需求与案例分享
Lean Gorris,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食品安全委员会主席
食品工业应用纳米材料的感知风险和实际风险
Ralf Greiner,德国马克斯?鲁布纳研究所食品技术和生物加工工程系主任
食品科学家是否精通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数字技术?
Patrick Wall,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,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
地方政府在风险交流中的工作实践与思考
周 鹏,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副院长
食品行业舆情应对的道与术
钟 凯,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
包装创新助力食品企业危机应对
蓝孝峰,李锦记(新会)食品有限公司包装发展高级经理
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与真伪辨别
张 晶,中国经济网舆情研究所编辑
会前会(4月16日全天及4月17日上午)
会前会
主题:发酵乳制品的卫生设计及质量管控研讨会(中英文)
乳制品相关政策和监管趋势
任发政,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
中国快消市场宏观分析和发酵乳消费者洞察
赵 晖,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北区总经理
发酵乳微生物风险评估要求与趋势
徐 进,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副主任
低温奶包装复合膜的食品安全评估
钟怀宁,广州海关技术中心、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
低温奶冷链管控的最佳实践
施政廷,味全研发处处长
低温工厂环境霉菌和酵母的管控
张 欣,艺康资深食品安全专家
酸奶工厂管理实践分享:Neptune2.0 质量管理体系
乔艳华,达能乳品质量高级经理
酸奶工厂的飞虫管理成功案例
周 立,艺康资深集团客户经理
卫生设计理念分享
Andres,EHEDG区域发展主管
酸奶工厂卫生设计要点
杨国君,卫生工程设计专家、基伊埃工程技术(中国)有限公司项目经理
酸奶工厂卫生管控技术支持实践案例分享
魏 浩,艺康资深技术支持专家
发酵乳制品的创新方向
李 楠,利乐包装(昆山)有限公司资深加工技术专家
卫生排水系统设计
陈 黎,亚科建筑排水事业部总监/EHEDG中国工作组秘书
培训班(4月17日全天)
培训班
主题:肉制品供应链微生物风险管理培训班(中英文)
微生物指标在食品安全标准中的应用及意义
刘秀梅,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
食品安全设计与实践
Alejandro Amezquita,联合利华食品安全专家
食品安全保障及监管中有用的微生物检验原则
Leon Gorris,国际食品微生物专家委员会委员
肉制品生产链致病微生物污染与控制
李凤琴,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主任
肉制品供应链中的微生物危害和风险
李延斌,阿肯色大学生物工程资深教授
针对家禽和家禽产品的有效微生物采样和检验
Kiran Bhilegaonkar,国际食品微生物专家委员会委员
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防控策略
王虎虎,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
家禽养殖和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危害管理的工业实践
刘龙海,新希望六和食品安全与质量事务总监
讨论:进一步加强肉制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
我来说两句